宋江(活跃于12世纪初),是施耐庵著名古典小说《水浒传》中宋江角色的历史原型。据记载,他在1119年领导了一场农民起义,尽管其规模不及同时期的方腊起义。1121年初,宋江带领起义军进入江苏地区,最终在张叔夜的伏击之下被迫投降并接受招安。
1119年,即宣和元年,宋廷下令将梁山泊收归国有,并对当地依赖捕鱼和采藕为生的民众征收重税。不堪重负的百姓们在宋江的带领下揭竿而起,占领了梁山。宋江,这位性格豪放、乐善好施的郓城人,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。据元代陈泰在其著作《所安遗集·江南曲序》中描述,“宋之为人,勇悍狂侠”。因此,宋江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汉,并吸引了众多渔民和其他民众加入起义队伍。他们使用简陋的农具作为武器,与官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,并在攻占州县后开仓放粮,救助贫苦百姓,迅速赢得了民众的支持。
北宋朝廷最初对此起义反应冷淡,但在1119年十二月发布诏书,命令地方官员镇压起义军。然而,宋军长期缺乏实战经验,面对机智且英勇的宋江及其手下,屡战屡败。宋江及其麾下三十六位勇士在与官军的交战中名声大噪。随着起义军的不断扩张,其影响力逐渐从山东扩展到了河北等地。
1120年冬天,当方腊在浙江发起另一场大规模起义时,北宋朝廷感到极大的威胁。面对如此危机,一个名叫侯蒙的官员建议招降宋江,利用他的力量对付方腊。此建议得到了宋徽宗的认可,但侯蒙却在即将赴任之际病逝,未能实施招降计划。
1121年初,宋江继续向南推进,但在与沂州知州蒋园的战斗中失利。随后,宋江率军进入江苏地区,在与沭阳县尉王师心的交锋中再次遭遇失败。同年二月,海州知州张叔夜奉命前去招降宋江。张叔夜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,通过悬赏缉拿起义军领袖的方式来分化内部,同时设下埋伏,最终迫使宋江在船只被焚、退路断绝的情况下选择投降。
宋江接受招安后,北宋朝廷授予他和他的追随者官职。然而,宋江的投降可能并非真心归顺,而是为了保存实力。但不久之后,宋江试图再次起义,这次尝试却以失败告终,他和部分起义军成员在1122年遭到了宋将折可存的镇压和杀害。